粢食

zī shí
粢食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网友科普

【词语解释】古代祭祀时用的以黍、稷所作的饭食。《左传·桓公二年》:“大羹不致,粢食不凿,昭其俭也。” 孔颖达 疏:“粢食不凿,谓以黍、稷为饭,不使细也。”《淮南子·主术训》:“太羹不和,粢食不毇。” 高诱 注:“毇,细也。”

含义解释

古代祭祀时用的以黍、稷所作的饭食。
在庄严的祭祀大典上,祭司们手捧盛满粢食的玉盘,缓缓步入祭坛,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古文寓意:
大羹不致,粢食不凿,昭其俭也。
——春秋·左丘明·《《左传·桓公二年》》
太羹不和,粢食不毇。
——西汉·刘安等·《《淮南子·主术》》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粢食"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