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糸
10
上下
索
FPXI
笔顺

书写要领
上横稍短,横钩稍宽,中部宜小,下部竖钩对上竖,重心安稳。
索的意思
1. 粗大的链子或绳子。
例句:
在古老的渔村里,渔民们常用麻索来捆绑渔网和固定船只,这些粗犷而坚韧的麻索承载着他们世代捕鱼的传统与智慧。
消防员迅速地将绳索固定在楼上的窗台上,小心翼翼地沿着它滑降到地面,成功地营救了被困在高层建筑中的居民。
索的意思
索的意思
索的意思
索的意思
6. (Suǒ)姓。
含义解释
粗绳。泛指绳索。
古文寓意:
绞合使紧。参见“索綯”。
古文寓意:
发辫;头发。参见“索虜”、“索葛”。
古文寓意:
寻求;探索。
古文寓意:
国有骥而不知乘兮,焉皇皇而更索?
——西汉·刘向 辑·《《楚辞·九辩》》
士不外索,取於食客门下足矣。
——西汉·司马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驱骐骥於庭,求猿猱於槛,犹倒裘而索领也。
——南朝·梁元帝·《《金楼子·立言》》
索微言於乱志,发孤笑於群忧。
——唐·韩愈·《《别知赋》》
索之吾中国,则两纪均於黄海沿岸遇之。
——现代·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中国地质略论》》
引申为思考;研究。
古文寓意:
索取;讨取。
古文寓意:
〔贺太傅〕索笔足之曰:“不可啼,杀吴儿。”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
譬如伎儿,王前作乐,王许千钱。后从王索,王不与之。
——古天竺·伽斯那·《《百喻经·伎儿作乐喻》》
依方酿酒愁迟去,借样裁巾怕索将。
——唐·陆龟蒙·《《袭美以公斋小宴见招》诗》
索灯嗔稚子,听雨爱寒天。
——清·孙枝蔚·《《元夜索火不得作此自伤》诗》
搜查。
古文寓意:
〔仲夏之月〕关市毋索。
——西汉·戴圣·《《礼记·月令》》
乡者疑车中有人,忘索之。
——西汉·司马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有造游士之狱者,索其褚中,得公弹文,检御史所上,不差一字。
——宋·叶适·《《华文阁待制知庐州钱公墓志铭》》
选择。
古文寓意:
聘娶。
古文寓意:
术欲结布为援,乃为子索布女,布许之。
——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袁术传》》
皇后忿然曰:“𪾢地伐渐不可耐,我为伊索得元家女,望隆基业。”
——唐·魏徵等·《《隋书·房陵王勇传》》
那一丛起来的百姓里头,有一个黑车子,前头有一个女儿生得好,若是不曾嫁人呵,索与弟朵奔篾儿干为妻。
——元·佚名·《《元朝秘史》》
离散;孤独。
古文寓意:
尽;空。
古文寓意:
须;应;得。
古文寓意:
巡檐索共梅花笑,冷蕊疏枝半不禁。
——唐·杜甫·《《舍弟观赴蓝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诗》
东山惟寇盗可虞,常索用心,与南中不侔。
——宋·范仲淹·《《知府大卿书》》
楚项籍、蜀关羽、秦白起,若比这个将军,兵书战策,索拜做师父。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报道东君连夜去,须索要圈留他住。
——明·唐寅·《《集贤宾》词》
杨妃已回唐宫,我索向月主娘娘覆旨则个。
——清·洪昇·《《长生殿·闻乐》》
古愚拗他不过,只索让他一个人去。
——当代··《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兴中会革命史要》》
索性;干脆。
古文寓意:
早知死后无情义,索把生前恩爱勾。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庄子休鼓盆成大道》》
犹煞。确是;真是。
古文寓意:
想老丞相在京时……那般受用快活。今日在此闲居,索是忧闷也。
——元·王实甫·《《丽春堂》》
这希铨也索作怪,娶了亲来,并不曾圆房,却同一个朋友同起同卧。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量词。古用绳计量长度,因以为计量单位。
古文寓意:
然后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舒肘知寻,十寻而索,百步而堵,三百步而里,千步而井。
——西汉·戴德·《《大戴礼记·主言》》
各愿种成千百索,豆萁禾穗满青山。
——宋·王禹偁·《《畬田词》》
量词。计算钱币的单位。古代以绳索穿铜钱,每千文为一索,或称一贯。
古文寓意:
王将明当国时,公然受贿赂,卖官鬻爵,至有定价,故当时为之谚曰:“三千索,直秘阁;五百贯,擢通判。”
——宋·朱弁·《《曲洧旧闻》》
通“素”。蔬菜,蔬食。参见“百索”。
古文寓意:
养山林薮泽草木鱼鳖百索。
——战国··《《荀子·王制》》
通“縮”。
古文寓意:
古地名。索县。在今湖南省常德市东。汉为武陵郡。见《汉书·地理志上》。
古文寓意:
汉寿故索,阳嘉三年更名,刺史治。
——西晋·司马彪·《《续汉书‧郡国志四》》
姓。
古文寓意:
晋索靖,字幼安,敦煌人。
——明·凌迪知·《《古今万姓统谱‧药韵》》
见“索然”。流泪貌。
古文寓意:
子綦索然出涕曰:“吾子何为以至於是极也!”
——战国·庄子及后学·《《庄子·徐无鬼》》
今有满堂饮酒者,有一人独索然向隅而泣,则一堂之人皆不乐矣。
——汉·刘向·《《说苑·贵德》》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索"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