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马

zhǐ mǎ
纸马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纸马的意思

1. 迷信用品,用纸糊成的人、车、马等形状的东西。

例句:

在古老的祭祀仪式中,村民们会焚化纸马,以此祈求神明的保佑和庇护。

纸马的意思

2. 旧俗祭祀时供焚化的印有神像的纸片。

近义词:

纸扎

例句:

在清明节这天,人们会焚烧纸马来祭奠祖先。 纸马是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承载了人们对祖先的思念和敬意。

网友科普

纸马俗称。汉族民间祭祀财神、月神、灶神、寿星等神祗时所使用的物品。古人祭祀用牲币,秦俗牲用马,唐代玄宗以后始以纸马祀鬼神。纸马的形式实质上就是木刻黑白版画,因为它只存在于汉族民间,为区别其它的书籍插图版画、佛、道经版画等,我们称它为汉族民间版画。当然,汉族民间版画还应包括年门画。云南有关民间美术研究的人士多称其为"甲马纸",这是根据最初收集这种民间版画的保山、腾冲、大理等部分滇西地区的民间称呼而来,于是沿袭成俗。但据笔者所调查的云南其它地区,如滇南、、滇东北,甚至已近滇西的楚雄却都各有别称,相比之下,总体上都称其为“纸马”。

含义解释

旧俗祭祀时所用的神像纸,祭毕随即焚化。古代祭祀用牲币, 秦俗用马,后演变为用木马。 唐王璵以纸为币,用纸马以祀鬼神。后世刻板以五色纸印神佛像出售,名曰纸马。或谓旧时所绘神像,皆画马其上,以为神佛乘骑之用,故称纸马。又称甲马。
在焚烧纸马的过程中,人们怀着敬畏之心,向神佛祈求平安和幸福,希望他们能够听到自己的心声。
古文寓意:
小的送这三牲纸马,到坟上烧纸去。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八回》
见舟人言,乃命使赍酒脯、纸马献于大王。
——唐·谷神子·《《博异志·王昌龄》》
(陈澄等)祝罢,烧了纸马,各回本宅不题。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八回》
一进二门,当院里早预备下香烛,吉祥纸马。
——近代·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三回》
茂才一激灵,瞌睡跑了不少,立马激动道:“东家是要回去准备香烛纸马,还要穿上孝服,去戴老先生母亲坟前守墓?”
——当代·朱秀海·《《乔家大院》第八章》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纸马"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