缊袍不耻

缊袍不耻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网友科普

缊袍不耻(拼音:yùn páo bù chǐ)是汉语成语,源自《论语·子罕》,形容人虽衣着破旧却不以为耻。其中“缊袍”指古代贫者以乱麻、旧絮填充的袍子,“不耻”即不以之为羞耻。该成语的核心内涵在于展现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强调不因物质匮乏而自卑的精神境界,常用于赞颂甘守清贫的志士操守。其典故原型出自《论语·子罕》中孔子对弟子仲由的赞语:“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明代程登吉在《幼学琼林·衣服》中引述“缊袍不耻,志独超欤”强化其传播,于谦《无题》诗句“终身甘缊袍”亦直接化用此典。成语属四字结构,多用于书面语境作宾语或定语。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缊袍不耻"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