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绩黜陟
网友科普
考绩黜陟,汉语成语,拼音为kǎo jì chù zhì,指通过考核官吏政绩优劣决定其官职升降,出自东汉荀悦《汉纪·哀帝纪上》“考绩黜陟,计事除废”。该成语以“考绩”为核心,即系统评估官员履职成效;“黜陟”则指根据考核结果实施降职或升迁。汉代通过“上计”制度考察地方官政绩,唐代设立“四善二十七最”等级划分体系,明代推行“简而称职,与繁而平常同”量化标准,均将考核结果与奖惩任免直接挂钩。其起源可追溯至汉代《汉纪·哀帝纪上》记载的“考绩黜陟,计事除废”,明代张居正推行“考成法”,通过“事前定目标、事中监管、年底核算”实现政绩定升降。现代考核制度延续其核心逻辑,强调结果与职务调整联动。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考绩黜陟"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