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成语来源于《孟子.尽心下》,曾哲嗜羊枣,而曾子不忍食羊枣。公孙丑问曰:“脍炙与羊枣孰美?”孟子曰:“脍炙哉!”公孙丑曰:“然则曾子何为食脍炙而不食羊枣?”曰:“脍炙所同也,羊枣所独也。讳名不讳姓,姓所同也,名所独也。”,春秋时,有父子两人,他们同是孔子的弟子。父亲曾哲爱吃羊枣(一种野生果子,俗名叫牛奶柿);儿子曾参是个孝子,父亲死后,竟不忍心吃羊枣。这件事情在当时曾被儒家子弟大为传颂。到了战国时,孟子的弟子公孙丑对这件事不能理解,于是就去向老师孟子请教。公孙丑问:“老师,脍炙和羊枣,哪一样好吃?”,“当然是脍炙好吃,没有哪个不爱吃脍炙的!”公孙丑又问:“既然脍炙好吃,那么曾参和他父亲也都爱吃脍炙的了?那为什么曾参不戒吃脍炙,只戒吃羊枣呢?”孟子回答说:“烩炙,是大家都爱吃的;羊枣的滋味虽比不上烩炙,但却是曾哲特别爱吃的东西。所以曾参只戒吃羊枣。好比对长辈只忌讳叫名字,不忌讳称姓一样,姓有相同的,名字却是自己所独有的。”孟子的一席话,使公孙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这句成语用来比喻人人赞美的事物和传诵的诗文。
脍组词
热搜词语
脍炙人口
释义:炙:烤肉。美味大家都喜欢吃。比喻人人都赞美和传诵好的诗文或事物。
英文:appealing to the masses; universally appreciated (idiom)
例句:
他妙笔生花,写出不少~的抒情诗。
成语故事:
菹脍
释义:鱼肉酱。引申为杀戮。
鱼脍方
释义:亦作'鱼鲙'。 生吃的鱼片。
脔脍
释义:切成块的鱼肉。
脍截
释义:割切。
炰鳖脍鲤
释义:指珍美的馔食。
思脍
释义:同'思鲈莼'。
鲈鱼脍
释义:思乡辞官归里之典。
鱼脍
释义:生吃的鱼片。
牛脍
释义:切细的牛肉。
缕子脍
释义:食品名。以细切的鱼肉制成。
斫脍
释义:见'斫鲙',薄切鱼片。
杂脍
释义:即杂烩。
油炸脍
释义:即油炸果。
吴王脍余
释义:传说中的鱼名。
缕脍
释义:见'缕子脍',食品名。以细切的鱼肉制成。
金虀脍
释义:见'金齑玉脍',精美的食物。
金齑玉脍
释义:精美的食物。
砍脍
释义:细切鱼肉。
炙脍
释义:烧烤切细的肉。亦指烹调。
共 27 条结果,分 2 页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脍"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