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包
网友科普
敖包是蒙古语“堆子”的音译,又称鄂博、脑包,蒙古语外文名为“овоо”,指用石块、土或木料堆砌在山顶或高地的圆锥形标志物,最初用于标示道路与界标,后演变为祭祀山神、路神及祈求丰收平安的场所,现为蒙古族重要文化载体。敖包按数量可分为单独敖包和敖包群(如七曜、十三包群),建造时需由喇嘛选定风水地。清代喇嘛教传播使祭敖包成为部落年度活动,通常在农历五月中旬至七月间举行,祭祀形式包含血祭、酒祭、火祭与玉祭,需由喇嘛诵经并添石块。祭祀后常举行赛马、摔跤、射箭等民俗活动,2006年祭敖包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腦包"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