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柱
网友科普
胶柱,汉语词语,拼音为jiāo zhù(注音:ㄐㄧㄠ ㄓㄨˋ),外文名译为Gel column。原指用胶粘住瑟上的弦柱以固定音高,后引申比喻处事拘泥死板、不知变通。该词源于瑟乐器的构造特点,弦柱被胶固定后无法调节音高,故以“胶柱鼓瑟”形容墨守成规的行为。其核心语义强调对固有模式的机械遵循,缺乏灵活应变能力。该词最早见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评价赵括“胶柱鼓瑟”的典故。三国邯郸淳《笑林》记载齐人学瑟时胶柱而归的寓言,唐代李绅、明代张居正及《鸣凤记》均延续此喻。清代《红楼梦》亦引用该词,形成跨朝代文学应用脉络。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膠柱"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