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灵公11年(公元前610年),晋灵公在扈(hù)和一些诸侯会盟。郑穆公想参加这一盛会,主盟人晋灵公却拒绝和郑公相见,原因是晋公认为郑国和楚国勾结,对晋国怀有二心。郑国的大臣子家派信使去晋国,给执政大夫赵盾(赵国国君的先人)捎去一封信,信中说,郑穆公即位以来和晋国一直是友好的,即使面对楚国强大的压力,也从来不敢对晋国三心二意。信中还反驳了晋君对郑国的无理指责,接着用强硬的口气说:”古人有言说:畏首畏尾,身其余几(怕头怕尾,剩下来的身子还有多少)?又说:鹿死不择音(鹿到临死前顾不上发出好听的鸣声)。小国事奉大国,如果大国以德相待,那它就会像人一样恭顺……”信中接着说:如果大国待之非礼,小国就会像鹿一样铤而走险,哪儿还能顾得上有所选择?贵国的命令没有标准,我们也知道面临灭亡了,只好准备派出敝国的士兵严阵以待。今后,到底该怎么办,就听恁您的命令吧。赵盾看信中言之有理,劝晋灵公收回拒绝郑穆公参加会盟的成命。这段故事产生了”畏首畏尾”和”铤而走险”两个成语。
自告奋勇反义词
热搜词语
畏首畏尾
释义:畏:害怕。前也怕,后也怕。形容做事胆子小,顾虑重重。
英文:afraid of the head, terrified of the tail (idiom); ever fearful and nervous; afraid of the slightest thing
反义词:
无所畏惧
当机立断
自告奋勇
横冲直闯
昂首挺立
一身是胆
无所畏惮
敢作敢为
无所顾忌
斩荆披棘
一往无前
披荆斩棘
不畏强暴
不畏强权
万死不辞
无所顾惮
前赴后继
敢想敢干
一身都是胆
豪放不羁
百无禁忌
勇往直前
义无反顾
踏破狂澜
奋勇向前
石破天荒
不顾一切
临危不俱
例句:
我们年青人,要敢于勇往直前,而不能~。
成语故事:
逼上梁山
释义:由《水浒传》中林冲等人为官府所迫、上梁山造反的故事而来。后常比喻被迫进行反抗或不得不做某事。
英文:be driven to revolt
例句:
做人不要太绝,以免把他~,做出触犯法纪的事!
成语故事:
古典小说《水浒》描写了宋朝末年的一次农民起义。里面许多起义军头领都是被官府逼得走投无路才投奔梁山这个起义军根据地的。有个叫林冲的人,武艺高强,为人正直,原在官府任八十万禁军教头。但当权的大官高俅之子为了霸占他的妻子,三番几次陷害他,派人暗杀他。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林冲杀死了前来杀他的人。这时他又得知自己的妻子已自杀了,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被迫上了梁山。
踌躇不前
释义:踌躇:犹豫。犹豫不定,不敢前进。
英文:hesitate to move forward
例句:
关键时刻,战士们争先恐后,没有一个~的。
望而却步
释义:看到了可怕的或力不能及的事而往后退缩。
英文:to flinch; to shrink back
例句:
你的要求太高了,难怪他~,不敢参加了。
畏缩不前
释义:畏惧退缩,不敢向前。也作“畏葸不前”。
英文:to shrink back in fear (idiom); too cowardly to advance
反义词:
奋勇向前
勇往直前
一往无前
奋不顾身
挺身而出
自告奋勇
马不停蹄
昂首阔步
奋勇争先
奋勇当先
所向披靡
毛遂自荐
争先恐后
义无反顾
长风破浪
百战百胜
首当其冲
毫不示弱
无所畏惧
踏破狂澜
铤而走险
石破天荒
例句:
要改革就难免有这样那样的困难,我们不能~,应该知难而进。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自告奋勇"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