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次武陵寄天竺僧无昼
网友科普
《舟次武陵寄天竺僧无昼》是唐代诗人许浑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收录于《全唐诗》卷532-5。许浑(约788—858),字用晦(一作仲晦),润州丹阳(今属江苏)人,大和六年(832年)进士,历任监察御史、郢州刺史等职,晚年退居润州丁卯桥,著有《丁卯集》。该诗系许浑赴任郢州刺史途经武陵(今湖南常德)时所作,因天竺僧人无昼游方未遇而题寄。全诗描绘德山枉水、松林叠嶂、秋日暮云等山水景致,融入“新放鹤”(指李翱建放鹤轩传说)与“旧降龙”(梁天监年间乾明寺僧降龙典故)两处本地传说,以“孤舟夜钟”收束全篇。该诗后被镌刻于常德诗墙,诗句结构遵循五律规范,意象组合呈现淡远超脱之境。
相关诗词
舟次武陵寄天竺僧无昼
谿长山几重,十里万株松。秋日下丹槛,暮云归碧峰。树栖新放鹤,潭隐旧降龙。还在孤舟宿,卧闻初夜钟。
舟次武陵寄天竺僧无昼
谿长山几重,十里万株松。秋日下丹槛,暮云归碧峰。树栖新放鹤,潭隐旧降龙。还在孤舟宿,卧闻初夜钟。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舟次武陵寄天竺僧无昼"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