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茅

cǎo máo
草茅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含义解释

亦作“草茆”。亦作“艸茅”。杂草。
田野里长满了各式各样的草茅,农民们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去除它们,以确保庄稼能够茁壮成长。
古文寓意:
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将游大人以成名乎?
——西汉·刘向 辑·《《楚辞·卜居》》
枉沐旌麾出城府,草茅无径欲教锄。
——唐·杜甫·《《奉酬严公寄题野亭之作》诗》
虽无不肖攘民之事,而视民若忘,等于草茅。
——清·唐甄·《《潜书·柅政》》
草野;民间。多与“朝廷”相对。
朝廷的决策影响着整个国家的命运,而草茅的声音则是国家活力的源泉。
古文寓意:
凡自称于君,士大夫则曰下臣,宅者在邦则曰市井之臣,在野则曰草茅之臣。
——··《《仪礼·士相见礼》》
英雄今何在?为已富贵,为在草茅?
——唐·姚思廉·《《梁书·张弘策传》》
夫布衣韦带之士,穷居草茅,坐诵书史,常恨不见用。
——宋·欧阳修·《《上范司谏书》》
朝廷有顽钝无耻之大臣,而后草茅有激浊扬清之名士。
——清·侯方域·《《朋党论下》》
分明是草茆儿戏,到像细柳规模。
——明末清初··《《醒世姻缘传》第一回》
在野未出仕的人;平民。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许多草茅因为战争而流离失所,生活陷入了困境。
古文寓意:
周之遇太宗,顾不异哉!由一介草茅言天下事。
——北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马周传赞》》
建国之主,‌非起于草茅,‌必拔于缙绅也。
——近现代·章炳麟·《《秦政记》》
〔刘基〕以贾谊、屈原自比,怨元朝政府不用草茅,不问采薇,自艾自叹。
——现代·吴晗·《《朱元璋传》第二章三》
比喻鄙陋微贱。
他出身于草茅之家,没有显赫的背景,但凭借着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最终在事业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古文寓意:
自国之宠贵,未闻此荣。草茅孤臣,何以堪处!
——唐·陈子昂·《《为宗舍人谢赠物表》之二》
比喻浅陋微贱的人。
他虽自谦为草茅之辈,但胸中藏有沟壑,见解独到,非一般浅陋之人所能及。
古文寓意:
合下以旧相之重,元老之尊,而猥自抑损,加礼于草茆之中,孤茕之际。
——宋·曾巩·《《与杜相公书》》
草茆弱质,素依及物之仁;犬马微诚,终冀因心之恕。
——宋·曾巩·《《福州谢到任表》》
群臣既不足以望清光,而草茅贱士不胜忧国之心。
——宋·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三书》》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草茅"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