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火如荼春秋时代末期,吴国国王夫差连续征服了越国、鲁国和齐国,雄心勃勃,又继续向西北进军,打算一鼓作气征服晋国。可正在这个时候,越王勾践抄了吴王的后路。他带领军队一直打到吴国的国都姑苏(苏州),又派人马占据淮河,把吴王的退路切断了。这消息给吴王夫差当头泼了一盆冷水,他非常震惊,立即召集文臣武将商量对策。大家说,现在退回去等于两关打了败仗,还会两头挨打;如果能打败晋国,就等于在诸候国中当定了霸主,再回去收拾越王勾践也不算晚。大主意已经拿定,当务之急是尽快征服晋国。考虑再三,决定出奇制胜。一天傍晚,吴王下达了命令。全军将士吃得饱饱的,马也喂足了草料。从全军中挑出三万精兵强将。每一万人摆成一个方阵,共摆三个方阵。每个方阵横竖都是一百人。每一行排头的都是军官司。每十行,也就是一千人,由一个大夫负责。每项一个方阵由一名将军率领。中间的方阵白盔白甲,白衣服,白旗帜,白弓箭,由吴王自己掌握,称为中军;左边的方阵,红盔红甲、红衣服、红简直就像深不可测;右边的方阵则一水儿黑色。半夜出发,黎明时分到达离晋军仅有一里路的地方。天色刚刚显出亮色,吴军鼓声大作,欢呼之声震天动工地。晋军从梦中醒来,一看吴军那三个方阵和声威气势,简直都惊呆了:那白色方阵,“望之如荼”——像开满白花的茅草地;那红色方阵,“望之如火”——如像熊熊燃烧的火焰;而那黑色的方阵,简直就象深不可测的大海。故事出自《国语·吴语》。成语“如火如荼”,形容某种人群或事物阵容之大,气势之盛。
荼组词
热搜词语
荼毒生灵
释义:荼:一种苦菜。荼毒:毒害,残害。生灵:指百姓。指残害人民。
英文:to torment the people (idiom)
反义词:
爱民如子
例句:
持问心刀,上不敬天,因天蒙昧无眼,降奸佞灾祸~。
如火如荼
释义:像火那样红,像荼(茅草的白花)一样白。原比喻军容之盛,现在形容旺盛、热烈或激烈。
英文:unstoppable; like wildfire (idiom)
例句:
乐捐救灾运动已在全国各地~地展开。
成语故事:
羯荼国
释义:古国名。
荼荠
释义:荼﹑荠皆菜名。荼味苦,荠味甘,因以'荼荠'喻小人与君子。
遭荼
释义:犹受苦,遭难。
青荼
释义:青蓼。蔬类食物。味苦﹐食之明目。
旃荼罗
释义:梵语。义译严炽恶业。古印度种姓制度下社会地位最卑微的受压迫最深的阶层。
荼炭
释义:涂炭。比喻极困苦的境地。荼,通“[[涂]]”。
荼首
释义:白头。指老人。
含荼茹毒
释义:犹言含辛茹苦。
荼酷
释义:惨重的苦难。
秋荼
释义:荼至秋而繁茂﹐因以喻繁多。
荼缓
释义:迟钝;缓慢。
荼毗
释义:佛教用语;指僧人死后火化。
英文:印度古巴利语 Jhpeti
吁荼
释义:谓散发出温暖之气。
曼荼罗
释义:梵文的译音。佛教语。意为平等周遍十法界,轮圆具足。指佛教密宗按一定仪制建立的修法的坛场。参阅唐·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十。
英文:mandala (loan, Buddhism)
神荼
释义:传说中能制伏恶鬼的神人。常与另一神人郁垒并称。神荼又名荼或荼与。参见“神荼郁垒”。
菫荼
释义:植物名。菫和荼。
共 42 条结果,分 3 页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荼"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