襁抱

襁抱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网友科普

襁抱(qiǎng bào),汉语词汇,本义指襁褓(借指婴幼时期),亦指背负幼儿的布带布兜,引申为代指幼儿群体。其注音为ㄑㄧㄤˇㄅㄠˋ,即“襁褓”的同义词,相关异体写法见文献记载。该词内涵包含三重:一为“襁褓”别称,代指婴孩时期,如《后汉书·五行志》载帝王幼年在“襁抱”中;二指背负幼儿的布兜,见于《汉书·贾谊传》周成王“繦抱”记载;三直接指代幼儿,如《晋书·穆帝纪论》称“繦抱之姿”。该词源自古籍文献,汉代已见于《后汉书》,魏晋至明代沿用不衰。《北史》等典籍延续此用法,其中部分文献呈现词汇使用差异。

相关文章

压纽襁抱儿

...。 佩玉乃不兆,压纽襁抱儿。 上卿属稚齿,郎署淹庞眉。 巧宦目马安,斯言恐亦非。 岂无多智人,往往困蒿藜。

昔者成王幼在襁抱之中

...。昔者成王幼在襁抱之中,召公为太保,周公为太傅,太公为太师。保,保其身体;傅,传之德义;师,道之教训:此三公之职也。于是为置三少,皆上大夫也,曰少保、少傅、少师,是与太子宴者也。故乃孩子提有识,三公、三少固明孝仁礼义以道习之,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襁抱"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