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
言
15
左右
YFTJ
笔顺

书写要领
含义解释
辩,问辩。参见“諸問”。
古文寓意:
诸,辩也。
——东汉·许慎·《《说文·言部》》
别事词。相当于“者”。
古文寓意:
众;各个。
古文寓意:
嗟我兄弟,邦人诸友,莫肯念乱,谁无父母!
——··《《诗·小雅·沔水》》
夫义者所以济志也,诸德之发也。
——西汉·戴圣·《《礼记·祭统》》
诸老将皆自以为不及。
——唐·韩愈·《《司徒兼侍中中书令赠太尉许国公神道碑铭》》
我愿你作无边宝华盖,能普荫一切诸有情。
——现代·许地山·《《空山灵雨·愿》》
凡是。
古文寓意:
别的;其他。
古文寓意:
代词。相当于“之”。用作宾语。
古文寓意:
代词。相当于“其”。用作定语。
古文寓意:
进善诛恶,绝诸本而已矣。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王道》》
语助词。用于句中。
古文寓意:
代词“之”和介词“於”的合音。
古文寓意:
兄弟,吾哭诸庙。
——西汉·戴圣·《《礼记·檀弓上》》
乃稽诸版籍,通校大数八年之赋,举空名以敛之。
——宋·宋敏求·《《春明退朝录》》
皆所身历,非托诸空言也。
——现代·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戛剑生杂记》》
代词“之”和疑问语气词“乎”的合音。
古文寓意:
通“都”。参见“諸頭”。即都将,都头。
古文寓意:
或被分割队伍,隶属诸头。
——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
通“都”。参见“諸邊”。即都鄙。京都和边邑。
古文寓意:
善用兵者,诸边之内,莫不与斗,虽厮舆白徒,方数百里,皆来会战,势使之然也。
——战国末期·吕不韦等·《《吕氏春秋·决胜》》
古邑名。春秋鲁地。在今山东省诸城县西南。
古文寓意:
城诸及防。
——春秋··《《春秋·庄公二十九年》》
姓。《广韵》又正奢切,職余切。汉代有诸於。见洪迈《容斋五笔》引汉应劭《风俗通》。
古文寓意:
诸,姓。
——宋·丁度等·《《集韵‧鱼韵》》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諸"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