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经使

译经使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网友科普

译经使,汉语词语,读音为yì jīng shǐ(注音:ㄧˋ ㄐㄧㄥ ㄕㄧˇ),是宋代设立的官名,负责掌管佛经翻译事务,名称出自宋代袁褧《枫窗小牍》卷下。该官职主要负责组织佛经翻译工作,天禧五年(1017年)宋廷任命宰臣丁谓、王钦若担任译经使一职。译经使需与润文官共同参与新经的进献流程,译场初期设译主、证梵义、笔受等职,后增设译经使以完善组织。宋真宗晚年起,译经使常由宰辅级高官兼任,并加‘译经润文使’头衔,以体现译经的神圣性。宋代译经制度始於太平兴国五年(980年),朝廷为天息灾等印度僧人设立译经院恢复译经。译经使的设立标志着译场组织趋于完备,其职能贯穿于佛经翻译与进献的全过程。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译经使"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