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郑风·羔裘
网友科普
《郑风·羔裘》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清代朱鹤龄、陈启源等人认为此诗是讽刺现实之作,主要依据两点:一是《诗经》中凡称"彼其之子"的诗均为讽刺诗,二是《诗经》收录截止于陈灵公时代,而郑国子产等官员生活年代晚于此时。该诗以衣喻人,通过描述羊羔皮裘的质地、豹皮装饰等服饰特征,隐喻官员应具备的品德与才能,朱熹认为此乃"美其大夫之辞"但具体对象不可考。全诗三章四句,采用赋体直陈其事,从"羔裘如濡"的外在服饰引申到"舍命不渝"的内在品德,既体现对正直官员的赞美,也可能隐含以古讽今的意味。诗中"三英粲兮"通过豹饰象征威武之力,"邦之彦兮"则以贤能之士作比,这种由表及里的比喻手法将抽象德性...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诗经·郑风·羔裘"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