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役
网友科普
赋役,汉语词语,拼音为fù yì,是赋税和徭役的合称,指古代政府强制征收的财物及无偿劳役,构成国家财政体系的核心部分。其概念涵盖实物、货币与劳役三种形式,其中“赋”最初特指军赋,后扩展为按田亩或户口征收的财物;“役”则包括兵役、力役及杂役。秦汉后赋税与徭役逐渐分征,前者以财产为主,后者以人力为主。该制度源于先秦军赋,春秋战国时期与田税结合。秦汉按田亩、人丁分征赋役,形成制度框架。明代推行“一条鞭法”,将部分徭役折银并入田赋;清雍正年间“摊丁入亩”取消人头税,实现赋役全面货币化,最终形成以田租为核心的税收体系。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賦役"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