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耳

guàn ěr
贯耳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含义解释

古代刑罚之一。以箭穿耳。
贯耳之刑虽已废除,但其残酷的历史记载仍警示着人们要敬畏法律,不可轻易触犯。
古文寓意:
子玉复治兵于𫇭,终日而毕,鞭七人,贯三人耳。
——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七年》》
其不用命者,纵不能尽如临阵之刑,而军令所谓鞭抶、贯耳等类,许将官督操亦时一行之以示威。
——明·唐顺之·《《条陈蓟镇练兵事宜》》
诸豪则曰:“原巨先奴犯法不得,使肉袒自缚,箭贯耳,诣廷门谢罪,于君威亦足矣。”
——东汉·班固·《《汉书·原涉传》》
而号令严肃,凡偷安不法者必贯耳、鞭背示众,虽豪右不少贷。
——清·韩菼·《《江阴城守纪》下》
古代投壶术语。
在投壶游戏中,他投了个双贯耳,赢得了在场众人的阵阵喝彩。
古文寓意:
说话未了,忽然微风中吹来一阵笑语声。一个说:“我投了个双骁,比你的贯耳高得多哩!”一个道:“让我再投个双贯耳你看。”小燕道:“咦!谁在那里投壶?”
——清·金松岑、曾朴·《《孽海花》第二十回》
贯耳,谓耳小于口,而能中之,是亦用心愈精,故赏之。
——明·江禔·《《投壶仪节·投壶图》》
指穿耳戴环以妆饰。
她以玉坠贯耳,展现出个性十足的时尚风采,令人眼前一亮。
古文寓意:
有神武罗,细腰白齿。声如鸣佩,以锾贯耳。
——晋·郭璞·《《山海经图赞·神武罗》》
妇人不缠足,不贯耳。
——元·白珽·《《湛渊静语》卷一》
借指有穿耳习俗的方外民族。
在古代,中原人常将那些有贯耳习俗的方外民族视为异族,然而,这些民族独特的文化和传统同样值得尊重和学习。
古文寓意:
嘉木灵毳,纷呈动植之珍;贯耳雕题,毕集梯航之贡。
——明·张居正·《《圣寿节贺表》之一》
入耳;充耳。
他的名字在业界如雷贯耳,他的才华和成就让所有人都为之赞叹不已,成为了众多人学习和追赶的榜样。
古文寓意:
上至王公,下至臣虏,谁不贯耳如雷。
——清·感惺·《《游侠传·侠踪》》
小可久闻员外大名,如雷贯耳。
——元末明初·施耐庵·《《水浒传》第六二回》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贯耳"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