赀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10
上下
HXMU

笔顺

赀的笔顺

书写要领


赀的意思

1. “貲”另见“资”。

赀的意思

2. 〈书〉计算;估量(多指钱财方面)。

例句:

在进行财务审计时,会计师们需要仔细地对每一笔账目进行赀算,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为了规划下一年的预算,我们需要先对当前年度的开支进行详细的赀算和分析。

赀的意思

3. 价格。

例句:

这件古董的赀相当高昂,不是普通人家能够轻易承受的。
在市场上,不同品牌的同种商品可能会有很大的赀差异,消费者需要仔细比较后再做选择。

含义解释

罚款,罚缴财物。按,《说文·贝部》:“赀,小罚以财自赎也。
古文寓意:
斗不正半升以上,赀一甲;不盈半升到少半升,赀一盾。
——秦··《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十八种·徭律》》
赀,小罚以财自赎也。
——东汉·许慎·《《说文·贝部》》
汉代对未成年者征收人口税。魏晋南北朝指征收绢绵等实物的户调。参见“貲錢”。
古文寓意:
勒以幽冀渐平,始下州郡阅实人户,户赀二匹,租二斛。
——唐·房玄龄等·《《晋书·石勒载记上》》
文书;契约。
古文寓意:
请立赀於民,有田倍之。
——战国··《《管子·山国轨》》
武官袭替,例有赀为凭,其纪载生时邻佑,及收生妇人甚详,盖防异姓假冒,及乞养之溷也。
——明·沈德符·《《野获编补遗·土司·土官承袭》》
估量;计算。
古文寓意:
灵太后曾令公卿已下任力负物而取之,又数赉禁内左右,所费无赀,而不能一丐百姓也。
——北朝北齐·魏收·《《魏书·食货志》》
借交虽有不赀恩,汉法归成弃市论。
——宋·王安石·《《郭解》诗》
至雍正七年,营成水田六千顷余,虽糜帑不赀,而行之有验,惜功未竟,后渐废弛。
——近代·赵尔巽·《《清史稿·食货志一》》
价值;价格。
古文寓意:
布织财物,皆立其赀。财物之赀,与币高下,谷独贵独贱。
——战国··《《管子·乘马数》》
景公赐晏子狐之白裘,玄豹之茈,其赀千金。
——··《《晏子春秋·外篇上二五》》
匈奴称奴婢。参见“貲虜”。
古文寓意:
使译时通,记述随事,岂常也哉
——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乌丸鲜卑东夷传论》》
河南,匈奴种也。汉建武中,匈奴奴婢亡匿在凉州界杂种数千人,虏名奴婢为赀,一谓之“赀虏”。
——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河南传》》
通“資”。货物,钱财。
古文寓意:
〔司马相如〕以赀为郎,事孝景帝,为武骑常侍,非其好也。
——西汉·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高赀比封君,奇货通幸卿。
——唐·刘禹锡·《《贾客词》》
今令在新各员,有独力或合赀开荒灼著明效者,分别奏奖,以示鼓励。
——近代·赵尔巽·《《清史稿·食货志一》》
通“㠿”。細布。参见“貲麻”、“貲布”。
古文寓意:
计京西水次汾华二州、恒农、河北、河东、正平、平阳五郡年常绵绢及赀麻皆折公物,雇车牛送京。
——北朝北齐·魏收·《《魏书·食货志》》
莱州东莱郡,中。土贡:赀布、水葱席、石器、文蛤、牛黄。
——北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地理志二》》
通“訾”。毁谤非议。
古文寓意:
人心喷溢,赀贤而屈能。
——明·沈炼·《《金处士传》》
两舌相战,理者必伸;两理相赀,辨者先售。
——明·冯梦龙·《《智囊补·语智总叙》》
通“資”。辅助。
古文寓意:
以币赀金,巨家以金,小家以币。
——战国··《《管子·山国轨》》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赀"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