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āo
跷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13
左右
KHAQ

笔顺

跷的笔顺

书写要领


跷的意思

1. 抬起(腿);竖起(指头)。

例句:

小明这次考试进步显著,老师对他跷起大拇指。
他一条腿跷在另一条腿上,悠闲地看着书。

跷的意思

2. 脚后跟抬起,脚尖着地。

例句:

小明跷起脚看热闹。
他坐在椅子上,双脚跷起,看上去非常高兴。

跷的意思

3. 高跷,一种表演者踩着有脚踏装置的木棍,边走边表演的民间舞蹈,也指表演时脚下所踩的木棍。

例句:

我的爷爷是村里高跷队的队长。
广场上,舞者们登着跷扭秧歌,演绎出独特的民间风情。

跷的意思

4. 〈方〉跛;瘸。

例句:

那位老跷大爷天天拄着拐杖在巷子里遛弯儿。
他小时候摔了腿,之后走路总是跷脚,一颠一簸的。

含义解释

亦作“蹻”。
举足;抬腿。
古文寓意:
跷,揭足。
——北宋·陈彭年等·《《广韵·平宵》》
丁相谓善为诗……少时好蹴踘,长韵其二联云:“鹰鹘腾双眼,龙蛇绕四肢。蹑来行数步,跷后立多时。”
——宋·司马光·《《温公续诗话》》
那姐姐见球来忙把脚儿跷。
——元·邓玉宾·《《村里迓古·仕女圆社气球双关》套曲》
吃完了晚餐,韦护把脚伸起,跷到邻座的一张凳上去。
——现代·丁玲·《《韦护》》
迈步;跨步。
古文寓意:
把信揣到兜里,跷开长腿就走了。
——现当代·柳青·《《铜墙铁壁》》
说着,紧跷几步,踏上车子。
——·沉洪·《《见面》》
踮起脚后跟。
古文寓意:
后边的跷起脚尖,伸长脖子往里头瞅。
——现当代·柳青·《《铜墙铁壁》》
他先不向桌边挤,跷起脚来,把一个一个脸面都看遍,哪个也不是菊英。
——现代·赵树理·《《三里湾·有没有面》》
跛。
古文寓意:
一发奇怪,连脚也不跷,背也不驼了。
——清·李渔·《《奈何天·形变》》
这是韬奋,他一跷一拐地努力走着。
——现代·茅盾·《《脱险杂记》》
指脚。
古文寓意:
备注:日止於一潮,或半月东流,半月西流者,亦犹两𫏋之与两手,迟速大小,所见之不同也。
——明·郎瑛·《《七修类稿·天地一·潮汐》》
传统戏剧、舞蹈中供表演者绑在脚上使用的一种木制道具。高者三四尺,低者尺余。
古文寓意:
一只鼓不能敲两家戏,未免左支右绌,闹得连脚上假跷都弄松下来。
——清·八宝王郎·《《冷眼观》》
张碧秀满头珠翠,踩着跷,穿一身绣花的粉红缎子衫裤在台上扭来扭去。
——现当代·巴金·《《》》
指举足高飞。相传为道教所传飞行之术。
古文寓意:
乘跷追术士,远之蓬莱山。
——三国魏·曹植·《《升天行》》
若能乘跷者,可以周流天下,不拘山河。
——晋·葛洪·《《抱朴子·杂应》》
气跷隐隐乘风行,仙源一别三千龄。
——清·曹仁虎·《《天台山歌送沈归愚夫子》》
扣除。参见“蹺減”。
古文寓意:
一贯一文跷十贯,千不足,万不足。
——宋·黄庭坚·《《江城子·忆别》词》
用同“翹”。向上昂起。
古文寓意:
〔制台〕说完,胡子一根根跷了起来,坐着不言语。
——清末·李伯元·《《官场现形记》》
茶馆里摆着七、八张方桌,桌面上的漆皮早掉了,就跟白楂木的一样。桌子旁边,横七竖八地放了些瘸了腿、跷了背的条凳。
——当代·鲍昌·《《庚子风云》》
形容不踏实。参见“蹺然”。
古文寓意:
意气易动,跷然不固;矜势好智,胸中欺诈。
——战国末期·吕不韦等·《《吕氏春秋·情欲》》
指死。
古文寓意:
较不似老仓公多女好,撞不着赛卢医他一病跷。
——明·汤显祖·《《牡丹亭·闹殇》》
用同“橇”。参见“蹺車”。亦作“蹻車”。一种用于泥泽中乘驰的橇。
古文寓意:
昔禹治洪水既毕,乃乘跷车度弱水而到此山,祠上帝於北阿,归大功於九天。
——··《《海内十洲记·昆仑》》
见“蹺怪”。亦作“蹺恠”。奇怪;可疑。
古文寓意:
好是跷怪!俺这浑家见了这先生,就会说话了,又似认得他一般。
——元·谷子敬·《《城南柳》》
这命不死,有些跷怪。必是有人破了我的法,要抢我的买卖。
——元·王晔·《《桃花女》》
中医名词。指捷举手足。
古文寓意:
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跷,故导引按跷者,亦从中央出也。
——··《《素问·异法方宜论》》
中医名词。指跷脉。中医奇经八脉名。包括阳跷,阴跷。参见“蹺脈”。
古文寓意:
跷脉者,少阴之别,起于然骨之后,上内踝之上,直上循阴股入阴,上循胸里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𬱓属目内眦,合于太阳、阳跷而上行,气并相还则为濡目,气不荣则目不合。
——战国··《《灵枢经·脉度》》
效验多状
——西汉·司马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见“蹺蹊”。奇怪;可疑。
古文寓意:
如一件事物相似,自恁地平平正正,更著不得些子跷欹
——··《《朱子语类》》
小娘子与那后生看见赶得跷蹊,都立住了脚。
——··《《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
禀老爷,𫏋蹊了,原来老爷朦胧取旨,驰驿而回,被宇文老爷看破了奏上,圣旨宽恩免究。
——明·汤显祖·《《邯郸记·外补》》
孝移见话头跷奇,茫然不知所以。
——清·李海观·《《歧路灯》》
如今,没有地主迫租追债,自尽了,定有跷蹊。
——现当代·陈残云·《《山谷风烟》》
见“蹺蹊”。诡谲。
古文寓意:
如齐桓尚自白直,恁地假将去。至晋文公做了千般跷蹊。所以夫子有“正、谲”之论。
——··《《朱子语类》》
见“蹺蹊”。离奇。
古文寓意:
曹孟德本领一有跷欹,便把捉天地不定,成败相寻,更无着手处。
——宋·陈亮·《《甲辰秋答朱元晦书》》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跷"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