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证
网友科普
逆证,汉语词语,指中医临床中病情发展不符合一般规律且预后不良的证候。逆证在中医外科中特指疾病发展过程中不以顺序出现的不良症状,以阳证疮疡为例:初起疮顶平塌、根脚散漫;脓成期疮顶软陷、肿硬紫暗;溃后皮烂肉坚无脓;收口期脓稀肉败、疮口难敛。其病理机制与正气虚衰、正不胜邪相关,与正常病程的“顺证”形成概念对立。该术语最早见于《医宗金鉴·外科新法要诀·疔疮》,记载了身面漫肿、神昏闷乱等典型症状。医学教育网于2010年系统整理其定义及临床特征,强调病情突变与预后判断标准。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逆证"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