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夷
含义解释
即鱁鮧,河豚肉。
这逐夷味道真鲜美。
古文寓意:
帝素能食,尤好逐夷,以银钵盛蜜渍之,一食数钵。
——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良政传·虞愿》》
盖鯸鮧,河豚白。蜜渍久藏之,使宣味不失,故起腹气。贫家不易得。鯸鮧误为鱁鮧,又作逐夷。
——清·俞正燮·《《癸巳类稿·书〈齐书·虞愿传〉后》》
腌鱼肠。
在南方的一些地区,人们会按照传统方法逐夷来制作独特的美味。
古文寓意:
夷人闻王亲征不敢敌,收军入海,据东沙洲上。吴亦入海逐之,据沙洲上,相守一月。属时风涛,粮不得度。王焚香祷天,言讫东风大震,水上见金色逼海而来,绕吴王沙洲百匝。所司捞漉,得鱼食之美,三军踊跃。夷人一鱼不获,遂献宝物,送降款。吴王亦以礼报之,仍将鱼腹肠肚,以咸水淹之,送与夷人,因号逐夷。
——唐·陆广微·《《吴地记·逐夷》》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逐夷"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