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所
网友科普
通关文牒是中国古代通过关戍时使用的官方证件,又称符、节、传、过所、公验、度牒等,需途经各地加盖官印方可通行。其雏形可追溯至汉代苏武所持之节,唐代玄奘西行曾携带度牒,元代颁发腰牌、公验,明代使用路引、关照,康熙年间改称通关牒文,清末逐步演变为现代护照样式。汉代至隋唐时期,通关凭证多记录持证人身份及通行路线,如唐开元二十年(732年)石染典过所由三纸粘接,长78厘米,盖有瓜州等地五枚官印。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通关牒文采用木版印刷,白棉麻纸配合花草纹边框,钤盖五枚官印,记载云南商队经茶马古道贸易细节,总长约55厘米,留有填写姓名及货品信息的空白区域。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過所"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