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处
网友科普
【词目】酌处【拼音】zhuó chǔ【注音】ㄓㄨㄛˊ ㄔㄨˇ【释义】酌情处理。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科场二·有司分考》:“即使果尔,亦宜另为酌处,不可遽及有司。”《明熹宗实录》卷四十二:“兵部尚书赵彦言:‘看得毛云龙结党造谤,构衅生戎,不若令云龙还都门听本部讯,其颠末再为酌处中节,等令登抚(袁可立)拏送来京质审发落’。从之。”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赃私》:“债负须亲笔券押,应与归偿者,方准著原中等酌处清换“
含义解释
酌情处理。
这件事还请大人酌处,以保公正。
古文寓意:
即使果尔,亦宜另为酌处,不可遽及有司。
——明·沈德符·《《野获编·科场二·有司分考》》
债负须亲笔券押,应与归偿者,方准着原中等酌处清还。
——清·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赃私》》
淳民喜讼,本县於词讼中酌处帮助,通以二年中为之,似或可以使民不觉劳费。
——明·海瑞·《《筑城申文》》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酌处"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