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典
网友科普
重典之存,如果排除社会性因素而单独从研究决策者入手,时常可以发现重典适用的轨迹与君主自身对外部环境的应激及心理状态的描绘极其相符。 传统社会以降,历代统治者依赖“以刑为主”的东方本土式法制路径,而“重典治国”现象在各朝不同时期也备受青睐,似乎成为稳定政治经济局面,实现长治久安惯用且重要的政治运行和法制工具。 故而,由上可以简单描绘出有关传统社会重典的轮廓:即一种为实现统治目的服务,依据具体的政治经济环境和理想化设置而架构的,以统治权治下所有社会群体、机构建筑为施用对象,运用刑事法律为主体并结合特殊化制度工具所形成的全社会严密、灵活而具备相当弹性的法律制度体系。
含义解释
指重法。参见“重法”。
古代帝王为了维护统治,常常施行重典。
古文寓意:
刑乱国用重典。
——战国··《《周礼·秋官·大司寇》》
闻慈圣亦玉色不怡,将处重典。
——明·沈德符·《《野获编·言事·疏语不伦》》
有私越者置重典,名柳条边。
——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故二·柳条边》》
巴黎议会命毁其书,且将拘而置诸重典。
——近代·梁启超·《《民约论》》
弛禁派则认为靠严刑重典不能禁止鸦片。
——现代·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五编第一章第一节》
指重要典籍。
他的书房里收藏了许多重典,如《史记》《资治通鉴》等。
古文寓意:
重典开环堵,至道轶金籯。
——唐·李百药·《《赋礼记》诗》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重典"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