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門羹

閉門羹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网友科普

闭门羹是汉语成语,读音为bì mén gēng,原指主人以羹待客而不相见,后泛指婉拒他人来访或商议的表达方式。该成语现代多指直接拒绝来访的行为。其内涵源于唐代名妓史凤的待客习俗。据《云仙杂记》记载,她将访客分等级,对未达要求的客人仅以羹食招待却避而不见。羹最初指肉汤,后泛指浓稠食物,如莲子羹等。古代以此方式拒客,较闭门直拒更为委婉,后逐渐演变为拒绝的代称。该成语最早见于唐代冯贽《云仙杂记·迷香洞》,文中提及“以闭门羹待之”。明清时期文学作品如《十洲春语》《清宫外史》均沿用此典,描述遭拒或议事未果的情形。现代用法保留拒绝本义,常见于“吃闭门羹”等口语表达。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閉門羹"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