阃外
含义解释
指京城或朝廷以外,亦指外任将吏驻守管辖的地域,与朝中、朝廷相对。
这位老将军久经沙场,阃外之事了如指掌,是朝廷不可或缺的栋梁之材。
古文寓意:
指国境之外。
边境不宁,阃外多事,朝廷急调重兵前往,以保边疆安宁。
古文寓意:
出使之臣,节盛于碧油囊,令启路者双持于马上,天子之命,节制于阃外也。
——唐·苏鹗·《《苏氏演义》卷下》
与其取鲁而失天下之心,孰若安鲁以昭吾君之令德哉,于是制其阃外之命。鲁未有君,我是以定公子申之位。
——明·刘基·《《春秋明经·齐仲孙来齐高子来盟》》
指外任的将吏。
身为阃外将吏,他深知自己肩负着守卫疆土、抵御外侮的重任,时刻不敢懈怠。
古文寓意:
唐王心懊恼,赐贵妃刑宪,忍落霜毫,欲传恩赦,怎奈阃外军条。
——··《《南宫词纪·八声甘州·咏马嵬事》》
阃外威权深重,军门体统尊严。
——明·无名氏·《《霞笺记·求美结欢》》
指统兵在外的将帅。
阃外将帅肩负着保卫国家的重任,他们远离家乡,驻扎在边疆,时刻准备着为国家的利益而战。
古文寓意:
既素有重名,又立大功于江左,专任阃外,手控强兵。
——唐·房玄龄等·《《晋书·王敦传》》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阃外"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