陡門
网友科普
陡门是古代江南水乡常见的圩区水利设施,多由石料建造,兼具调节水位、灌溉排涝、通航运输等复合功能。其雏形可追溯至秦代,灵渠陡门为现存最早实例,由史禄主持凿建,采用陡盘、陡杠等竹木构件形成塞陡系统,工作原理类似现代船闸,现存18座遗迹。唐代起逐渐普及于运河及灌溉渠系,北宋后发展为复闸技术,并形成专职管理机构陡军。平阳陡门建于清乾隆年间,经多次改建形成两闸四孔结构,现存花岗岩闸桥与800米防洪堤,受益农田达8000亩。浙东运河余姚段陡亹始建于明代,1952年改建为爱国增产闸,配套纤道与码头促进商贸发展。宋代瑞安石岗陡门采用闸桥一体设计,体现木鹅选址、以石代木等技术特征。明清时期永定陡门等设施增设楹联...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陡門"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