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距筆
网友科普
鸡距笔是唐代具有代表性的短锋毛笔,因其笔头形似雄鸡后爪而得名。该笔以兔毫为主要原料,采用缠纸法工艺制作,笔锋短小犀利,具有"入木三分"的劲健特性,白居易在《鸡距笔赋》中形容其"不名鸡距,无以表入木之功"。起源于晋唐时期的宣州地区,由诸葛氏等制笔世家改良传承。宋代文人黄庭坚、苏轼等曾使用并赞誉诸葛氏制作的鸡距笔。其特殊的笋尖式笔头结构适合书写小楷,对唐代书法风格形成产生重要影响。日本正仓院现存多支唐代鸡距笔实物,现代仍有传统笔庄依古法复原制作。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雞距筆"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