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聋发聩

zhèn lóng fā kuì
震聋发聩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震聋发聩的意思

1. 使昏昧糊涂、不明事理的人,为之震惊,受到启发。

例句:

他的演讲言辞犀利,观点鲜明,如同一记重锤,震聋发聩,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震撼。

字词解释:

指名声远扬。
不明事理,愚昧无知。
启发,阐明。
昏昧糊涂,不明事理。

成语故事:

在清朝道光年间,时任鸿胪寺卿的黄爵滋向朝廷呈上了《禁烟议疏》,力主在全国范围内禁止鸦片烟的流通。在奏疏中,黄爵滋详尽地列举了一系列数据,深刻揭示了鸦片对中国造成的巨大危害。他强调,自鸦片进入中国以来,每年导致数百万两白银流失海外,且这一数字还在逐年攀升。以广东省为例,从道光三年至道光十一年,每年外流的白银数量高达1800万两;到了道光十一年至道光十四年,更是超过了2000万两;而自道光十四年以后,这一数字已经惊人地攀升至3000万两。此外,福建、浙江、山东、天津等地的沿海口岸,每年也有数千万两白银流失海外。黄爵滋痛心疾首地指出:“我国的财富,正源源不断地流向海外,这简直就是一个无底的深渊。若长此以往,国家必将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为了彻底根除鸦片之祸,黄爵滋主张采取严厉措施,甚至不惜动用死刑,以期达到“发聋振聩”的效果,唤醒那些对鸦片危害麻木不仁的人们。后来,“发聋振聩”这一成语便广为流传,用来比喻用言辞犀利、观点鲜明的言论来唤醒那些思想麻木、缺乏警觉的人,有时也写作“振聋发聩”或“震聋发聩”。


含义解释



引证

……声震寰宇绕梁三日震聋发聩惊天动地悦耳动听美妙无比令人心醉……
——当代·王朔·《《千万别把我当人》》
斯大林以“震聋发聩”的声音告诉全世界:“不,不是这样”。
——当代·佚名·《《人民日报》》 「1952.04」
一旦有满足这种要求的作品出现,形同震聋发聩,会引起强烈的反响。
——当代·刘心武·《《写在水仙花旁》》 「一」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震聋发聩"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