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帛
网友科普
fēi bó ㄈㄟ ㄅㄛˊ飞帛同“ 飞白 ”。 《说郛》卷十引 后蜀 马鉴 《续事始》:“飞帛书, 后汉 蔡邕 见门吏飞帛,因成字焉。” 宋 欧阳修 《御书阁记》:“ 太宗皇帝 时,诏求天下前世名山异迹,而尤好书法。闻 登真 有 开元 时所赐字,甚奇,乃取至京师阅焉,已而还之。又赐御书飞帛字使藏焉。其后 登真 大火,独飞帛书存。” 清 方文 《夜同叔则季贞饮彦远僧舍限韵》:“飞帛书尤妙,牵丝恨未谐。”
含义解释
同“飞白”。亦作“飞白书”。一种特殊的书法。相传东汉灵帝时修饰鸿都门,匠人用刷白粉的帚写字,蔡邕见后,归作“飞白书”。这种书法,笔画中丝丝露白,像枯笔所写。汉魏宫阙题字,曾广泛采用。
书法家以行云流水之势,在宣纸上挥洒自如,那字迹时而苍劲有力,时而柔美细腻,其中几处飞帛处理得恰到好处,使得整幅作品更加生动传神,引人入胜。
古文寓意:
飞帛书。后汉蔡邕见门吏飞帛,因成字焉。
——元末明初·陶宗仪·《《说郛》卷十引 后蜀 马鉴《续事始》》
太宗皇帝时,诏求天下前世名山异迹,而尤好书法。闻登真有开元时所赐字,甚奇,乃取至京师阅焉,已而还之。又赐御书飞帛字使藏焉。其后登真大火,独飞帛书存。
——宋·欧阳修·《《御书阁记》》
飞帛书尤妙,牵丝恨未谐。
——清·方文·《《夜同叔则季贞饮彦远僧舍限韵》》
飞白者,后汉左中郎将蔡邕所作也。王隐、王愔并云:飞白变楷制也。本是宫殿题署,势既径丈,字宜轻微不满,名为飞白。
——唐·张怀瓘·《《书断》上》
飞白书始於蔡邕,在鸿门见匠人施垩帚,遂创意焉。
——唐·李绰·《《尚书故实》》
梁武帝造寺,令萧子云飞白大书“萧”字,至今“萧”字存焉。
——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中》
焚黄诏特荣先垄,飞白书应起赐楼。
——清·赵翼·《《王述庵道经毗陵停舟话旧》诗》
中国画中一种枯笔露白的线条。
在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画家巧妙地运用飞帛技法,以枯笔勾勒山石轮廓,露白的线条在墨色中若隐若现,营造出一种云雾缭绕、山水相依的深远意境。
古文寓意:
修辞学上辞格之一。白,指“白字”,“飞白”就是故意写白字。是明知其错而有意仿效的一种修辞方法。
在文学创作中,飞帛常被用于诗歌与散文之中,通过故意留下的空白,激发读者的想象力,使作品意境更加深远。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飞帛"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