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底鞋
网友科普
清代花盆底鞋是清朝满族妇女穿着的特色鞋履,亦称旗鞋或高底鞋。其木制鞋底高5-15厘米,形似花盆或马蹄,表面常用绸缎刺绣并装饰串珠、穗子,底部以白布包裹。主要为贵族中青年女性穿着,老年或劳动妇女则多穿平底或较矮款式。关于起源主要有两种说法:一说源于满族妇女上山时为防虫蛇叮咬绑木块于鞋底,后逐渐演变为装饰性高底;另一传说与先民渡泥塘作战时仿鹤足绑树杈有关。功能上兼具实用与审美:高底可防止旗袍拖地、遮蔽双足,同时增加身高突显身姿,早期亦有防泥湿的作用。鞋底高度随年龄递减,清代灭亡后逐渐退出日常生活。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高底鞋"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