髯口

rán kou
髯口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髯口的意思

1. 戏曲演员演出时所戴的假胡子。

例句:

戏曲演员在舞台上戴上髯口,立刻化身为那个角色,一举一动都充满了韵味。
那位老生的髯口设计得极为精致,不仅与角色形象相符,更为其表演增添了几分威严。
戏曲表演中,髯口的运用是一门艺术,它既能凸显角色的性格特点,又能增强表演的感染力。

网友科普

戏曲舞台上,生、净、末、丑各行角色所戴的髯口,又称“口面”,是代表人物面部的两腮和颏下部分生长的胡须的象征物。髯口,戏曲中各式假须的统称。又称“口面”、“髭口”。用牦牛毛或人发制成。从山西明应王殿元代戏曲壁画(见彩图)来看,早期的髯口似用细绳所拴,三绺髯、满髯都较短,紧贴面颊,接近写实。后来改用铜丝作挂钩,趋向夸张、装饰,式样上也逐渐丰富。髯口的改进,同演员注意利用髯口做种种身段动作以刻画人物的情绪、性格有关,并由此而形成“髯口功”。各式髯口的色彩,一般有黑、灰(称为“黪”、“苍”或“花”)、白三种,以区别角色的年龄。少数形貌怪异或性格暴烈的人物及神怪,也有戴红髯、紫髯、蓝髯、黑红二色髯的。髯口的式样很多,其中短髯的式样又比长髯丰富。

含义解释

也称口面。传统戏曲演员扮演脚色时所戴假须。因身分、性格不同而种类各异。
戏曲演员在表演前仔细整理髯口,确保它能够完美地贴合在脸庞上,为演出做好充分的准备。
古文寓意:
趟马时他右手绕马鞭,左右甩鞭,勒马,两层水袖不散,髯口(胡子)不乱。
——当代·佚名·《《北京晚报》1983.2.25》
怎么不戴髯口就上去啦。
——当代·佚名·《《人民文学》1982年第4期》
戴上了黑三髯口,会影响他引吭高歌吗?
——当代·佚名·《《新民晚报》1968.8.7》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髯口"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