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唳华亭
鹤唳华亭的意思
1. 表现思念、怀旧之意。亦为慨叹仕途险恶、人生无常之词。
例句:
鹤唳华亭,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仕途的险恶与人生的无常,也让我更加珍惜眼前的每一刻时光。
字词解释:
鹤
鸟,头小颈长,嘴长而直,脚细长,后趾小,高于前三趾,羽毛白色或灰色,群居或双栖,常在河边或沼泽地带捕食鱼和昆虫。种类很多,常见的有丹顶鹤、白鹤、灰鹤等。
唳
(鹤、鸿雁等)鸣叫。
华亭
即华亭谷,在今上海市松江县西。孙吴封陆逊为华亭侯。唐天宝十年(751年)置华亭县。元明清为松江府治。民国为松江县。
成语故事:
当东吴王朝被晋朝消灭后,吴国的忠臣陆机毅然北上洛阳,投奔了晋朝的成都王司马颖,并在其麾下担任大将军一职。然而,命运多舛,他很快就陷入了政治风波之中。 不幸的是,陆机被司马颖的部将牵秀逮捕。在他府邸被军队围困之际,陆机仍然保持着坚定的步伐,走出房门面对牵秀。他言辞慷慨地说:“自东吴覆灭以来,我无论是在朝廷中尽忠职守,还是在外交场合中代表国家出使,都始终恪尽职守,未曾有负。成都王赐我重任,我岂能推辞?然而今日,我却遭遇了这不公的冤屈!” 临刑之际,陆机仰天长叹,声音中充满了无尽的哀愁和无奈:“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这句话意味着,他怀念着故乡华亭那宁静而美好的鹤鸣声,但如今身陷囹圄,恐怕再也无法听到了。这不仅是他对故乡的思念,更是对人生无常和仕途险恶的深刻慨叹。 最终,陆机与儿子一同遭遇了不幸。这段历史被后人铭记,并形成了成语“鹤唳华亭”,用以表达怀旧之情,同时也慨叹仕途的险恶和人生的无常。
含义解释
出处
陆平原河桥败,为卢志所谗,被诛。临刑叹曰:“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
引证
鹤唳华亭月,马嘶榆塞风。山川几千里,唯有两心同。
——唐·刘禹锡·《《酬太原令狐相公见寄》诗》
但鹤唳华亭,贵何似贱,珠沉金谷,富不如贫。
——宋·刘辰翁·《《沁园春·再和槐城自寿韵》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鹤唳华亭"相关的知识